Text / Alvin Kwan
Photo/ 由品牌提供
近10年,Tudor的人氣每年一躍,無他的,Black Bay款式的確吸引,價錢又相宜,還配備自家機芯,難怪錶迷還是初哥都非常受落。不過面對著龐大的需求量,Tudor究竟是如何提供隱定的產量呢?在今年的Watches & Wonders之祭,Ming Watch有半天的時間走出會場,造訪Tudor位於LeLocle的製錶廠。參觀過後,印象有二,一,是高科技;二,是高效率。
正在組裝剛在Watches & Wonders推出的 Pelagos Ultra
高科技 高效率
Tudor的錶廠本來是設於Geneva,為拉近與零件供應商的距離,因此品牌決定於2018年將錶廠搬至LeLocle。新錶廠歷經3年建造,於2021年竣工並正式投入使用,滙集先進技術標準、高效生產管理技術及自動測試系統,形成獨一無二的製錶體系,全面掌控核心部件的生產。錶廠佔地四層,總面積達5,500平方米,有150名員工在不同崗位各司其職,為了使整個工作間都維持在恆定的正壓環境,在地下室特別設置了先進的的暖通空調系統(HVAC),能製造出從天花板直抵地面的持續氣流,也能防止灰塵在空氣中漂浮。另外,廠房也不乏環保裝置,例如玻璃窗戶能根據外面陽光的強度而自動調節光暗,既節能又能避免紫外線影響;天台裝置了442塊巨型太陽能板,為整個錶廠的運作提供輔助電力。
var container_26555_1 = document.querySelector(‘#psgal_26555_1’);
Tudor的錶廠共分為兩個部分,以「Tudor紅」示人的那幢建築物是腕錶的生產區域,主要任務是檢測及組裝;另一端則是品牌的Kenissi機芯廠,負責生產自家機芯。相較於其他錶廠,Tudor這兩間廠房沒有甚麼雕龍雕鳳的東西,反而是以最先進的生產科技及設備,高效地製作每一枚腕錶。在腕錶的組裝區域,大部分的錶匠都是年輕人,有的在進行基本測試、有的在安裝錶盤(現場更看到錶匠正在組裝剛在Watches & Wonders推出的Pelagos Ultra),而最有趣的部分是安裝指針,因為有別於以往傳統的全人手安裝,取而代之是以一組指針安裝機去安裝指針,過程快狠準,相信這工序必定能節省不少時間。
var container_26555_2 = document.querySelector(‘#psgal_26555_2’);
當「錶頭」組裝完成後,下道工序便是腕錶性能測試。在性能測試部門中,廠方將人力的使用度達到最低,這裏配備全自動自主檢測系統,可以7天24小時全天候運作,甚至有運送機器人將「錶頭」運送到相關生產線。而每一枚腕錶都要通過內部的Tudor Performance Control性能測試,每日平均誤差為-2/+4秒,比起COSC天文台認證的-4/+6秒還要高,另亦須通過高壓艙的防水性能測試,務求達到最佳狀態予客人。因Tudor在近年也加入了瑞士聯邦計量科學研究院METAS大師天文台精密時計認證,所以廠內有一個專屬區域用來進行METAS認證,此認證需經過10天、8項測試,達成能抵抗15,000高斯磁場、每日0/+5秒的精準度、防水性能及動力儲備也均需符合國際標準化組織ISO標準,可謂是最嚴苛的認證之一。
現時Tudor已有數款腕錶擁有METAS認證,而在不久的將來,品牌更表示每一枚腕錶都將達到這標準。腕錶檢測後,便會來到組裝錶帶的工序,錶匠以人手把錶帶安裝至「錶頭」,然後入盒出貨。這個時候錶廠介紹人員更展示一盤大家從未見過的Tudor底蓋,原來品牌能為「專貴」客人提供激光鐳射雕刻服務,但要多「專貴」才能得到此服務,介紹人員就未有透露。
Tudor腕錶組裝區域
而整幢廠房的最高機密、最高科技的技術,莫過於他們特意建立的自動庫存系統,介紹人員再三強調這裏不能拍照,就知道Tudor花了多少心血在這系統上。這套自動庫存系統遍佈錶廠不同角落,會以「零庫存」的標準並依照來自世界各地的訂單需求,透過自動化軌道傳送給不同部門的錶匠,而這個過程只需要極少人力就能完成,從而提升生產效率。原來Tudor不單止造錶叻,在物流和倉庫管理方面都有一手。
連接著Tudor錶廠的Kenissi機芯廠
強大後盾Kenissi機芯廠
為了令整條生產線更流暢、更有效率,連接著Tudor錶廠的另一端,則是Kenissi機芯廠,大部分Tudor的機芯都是出自於此,是品牌自家機芯的強大後盾。沒錯,品牌大可以採用由第三方機芯廠製造的通用機芯,不過為了獨立而穩定地長遠發展,製作自家機芯是勢在必行的事情。早於2010年品牌已展開自製機芯的研發計畫,並於2015年Baselworld上推出兩枚自家機芯,分別是MT5621及MT5612機芯,之後機芯需求不斷增加,因此Tudor在2016年決定成立Kenissi機芯廠,負責機芯前期的研發到最終組裝的工序。到2021年,Kenissi機芯廠更由Geneva搬至LeLocle,跟Tudor錶廠連在一起,整合整條生產線。
var container_26555_3 = document.querySelector(‘#psgal_26555_3’);
除了生產自家機芯之外,野心勃勃的Tudor還與不同品牌達成合作協議,Kenissi於2017年先與Breitling達成交換機芯計劃,當中TudorBlackBayChrono所搭載的計時機芯則是與Breitling的B01計時機芯交換而來。於2018年更與Chanel促成產業聯盟,使Chanel成為Kenissi的股東,現在ChanelJ12的Caliber12.1及Caliber12.2機芯都是出自Kenissi手筆。
另外,現時更化身成通用機芯廠,為Norqain、Fortis、TAGHeuer、Bell&Ross及Ultramarine等腕錶品牌提供機芯,相信Kenissi成為中價位最強大的機芯供應廠指日可待。
var container_26555_4 = document.querySelector(‘#psgal_26555_4’);
要生產Tudor機芯,又要供應機芯予其他品牌,可想而知Kenissi的產量非常龐大,因此機芯廠與Tudor錶廠一樣,內裡的生產線是非常自動化。在組裝過程中,機芯主板會安裝在一個刻有無線射頻辨識標籤(RFID-TAG)的組件上,然後攜帶著機芯主板的組件會通過運輸帶傳送到錶匠的工作桌上,當錶匠處理完一道工序後,運輸帶便會將機芯傳送到下一位錶匠的工作桌上,去完成下道工序,整個過程相當有效率,甚至從未在其他品牌的廠房看過如此自動化且高效的系統,實在大開眼界。
錶匠檢查機芯
現時Kenissi還未有發展複雜功能的打算,目前僅生產包括三針、動力儲存、GMT功能的機芯。雖然功能簡單,但規格絕對「唔惹少」,有雙向自動上鍊系統、矽材質游絲、螺絲微調擺輪、COSC天文台認證與70小時動力儲備,目標在於追求實用、精準、穩定,實屬高品質的中價位機芯。再者,品牌宣稱Metas大師天文台認證更會慢慢普及到各個型號裡,再次證明Kenissi機芯廠的實力不容忽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