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法國,當然會想到浪漫與藝術氣息,而來自法國的獨立製錶品牌Trilobe,更貫徹以顛覆傳統的時間顯示方式,在鐘錶世界確立鮮明的品牌形象。最近,品牌的創辦人Gautier Massonneau來到台灣向大家介紹他們在Geneva Watch Days上的新作,明錶Ming Watch當然要把握機會,去瞭解這位由負責投資銀行工作變成腕錶品牌掌舵人的心路歷程,由金融領域跨進藝術創作,本身就是非常浪漫的事情啊!
Text / WING LUN Photo/ LUN, TRILOBE
正當我們很好奇Gautier從前與現在的工作好像是南轅北轍的事情,但是他卻比喻不論是去投資興建一座新機場,還是開發一只新腕錶,但對他來說最喜歡的共同點就是「建造」的過程。他說:「我熱愛建構事物,而製錶正是一個極佳的實踐場域。因為在極小的空間裡,你能創造出如此多的可能性。」這個創造更令他對法國的鐘錶業抱有期望,製錶的起源並不僅在瑞士,同樣也源自倫敦與巴黎,而他們同樣被「真誠的熱愛、創意與品質」所驅動。而且法國人更有「跳出框架」的創意,好像Trilobe的腕錶從不使用指針,而是透過「時間自身的流動」來表現時間。
無可否認,Gautier很喜歡接受挑戰:「我們的機芯是從零開始設計的!」他更說連Trilobe的製造地點,原本是一家炸薯條工廠,「我們接手時那裡空無一物,只剩混凝土地板。」最後卻要製造只得1至2微米的腕錶夾板與橋板。「如果我們選擇在瑞士設廠,便會輕鬆得多,但那樣就少了樂趣!」真的很有法國人的特質。同時他又以浪漫的角度來看現實的社會,指出Trilobe的理念認為腕錶不是工具。「如果我只想看時間,我會拿出iPhone。沒有人會為了報時而花一萬、十萬歐元買錶吧?那就太奇怪了!」十分獨到地說出機械腕錶的未來路向。
正因如此,Gautier最喜歡的腕錶功能就是「月相」,他認為這是一項簡單卻極具詩意的複雜功能,也是Trilobe第一款研發的複雜功能。我們以獨特的方式詮釋它,特別在月相上方加上持續移動的藍寶石圓盤與繁星,使本來靜態的月相變得充滿生命力。所以,他與喜歡腕錶的我們一樣,認為腕錶的價值,就在於它能喚起情感、記憶某個時刻,絕不是單純的報時工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