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動向 – MingWatch HK https://www.mingwatch.com/hk MingWatch HK Sun, 02 Nov 2025 03:48:58 +0000 zh-TW hourly 1 https://wordpress.org/?v=4.9.1 https://www.mingwatch.com/hk/wp-content/uploads/2022/02/cropped-FB-icon_logo-black-32x32.jpeg 品牌動向 – MingWatch HK https://www.mingwatch.com/hk 32 32 JUNO MAK——全知作者視角|紙本精選|MING WATCH+ EARLY AUTUMN 2025 ISSUE https://www.mingwatch.com/hk/2025/10/20/juno-mak-ming-watch-early-autumn-2025-issue/ Mon, 20 Oct 2025 07:58:30 +0000 https://www.mingwatch.com/hk/?p=28247

有類受訪者,擅長答一些世人想聽的。

而Juno,只答自己相信的。

他相信的,別人未必認同,但基於他是真正去相信,因而有了真實的力度。

就像他經由音樂和電影創造的世界,都是完完全全屬於他的世界,他相信的世界。

他的世界不一定人和事樣樣美好,會有無可奈何,有互相傷害,有殘暴不仁,有亂槍掃射。

他的世界從不為了討好你而創造。

所以觀看Juno的世界,我們由始至終,是在動用他的視角。

Interview & Text / 月巴氏
Photographer / IVAN WONG
Photography Assistant / WOHOSUN
Makeup / JANICE TAO
Hair / POWDER ROOM
Set designer / @__LEEON
Set builder / @CHUN_CL
Styling / KATY TSANG
Watch / CHOPARD
Wardrobe / BERLUTI, DIOR, GUCCI, PRADA, KAMONUJ, HED MAYNER, ANDERSON’S, BORIS BIDJAN SABERI
Producer / ANSON TANG

 

煩而快樂

Juno早已不是藝人,存在,不為了娛樂大家。

是歌手,是演員,更是導演(而這個身份來得更明確)。

「做演員相對幸運,只需要集中在自己世界,準備之後場戲。導演牽涉的範疇太多。點樣可以令現場演繹的效果跟當初腦入面個畫面一致?就是導演在片場要拿捏的事情。好多知識不是讀書讀返嚟,是在片場入面學,我本身好鍾意觀察。」

聽講,Juno好怕煩,但做導演,注定好煩。《殭屍》和《風林火山》,哪一齣比較煩?

「不同類型的煩。」

拍《殭屍》時,他28歲;拍《風林火山》時,32歲。「可能大家覺得相差不是太遠,其實有分別,不只我本人,還有影片長度和規模上的分別,點樣去Execute,鏡頭需要的Element亦都不同。」

譬如拍《殭屍》,本身不是一個現實題材,「但拍攝期間一定會遇到好多現實問題。」現實問題,包括要拍到件衫入面滲血出來。「可能好小問題,但在現場就變成一個大問題。我們在一條膠喉入面篤好多個窿,泵血入去,就自然有滲血效果。試的時候好Smooth,到拍第一個Take,中間可能相隔半個鐘,問題就嚟,試嗰陣,因為條管入面冇血,你泵血入去,血就會好自然滲出嚟,當事隔半個鐘,入面的血已凝固,再泵入去就冇反應,因為所有窿已經塞晒。舊時好多電影都要處理有血的鏡頭,自然會有經驗,但近年好少電影需要拍咁大量流血鏡頭,大家都好似第一次接觸呢樣嘢。」

煩,但享受。「每一次拍電影,我不單純只想攝錄低鏡頭入面的事情,我好Enjoy整個過程。」

入片場前

從未踏足過Juno的拍攝現場。

從未見過作為導演時的Juno。

所以好奇,他的片場,氣氛怎樣?「偏靜。片場對我來講不是集體創作的地方,如果在片場先來集體創作,代表前期工作出了問題。」片場要靜,是因為演員才有空間去投入,才能讓工作人員專心做好自己崗位。「我覺得全部事情都應該要以一個尊重的形式進行。我唔鍾意片場好嘈,或者出現咬耳仔情況,我最怕聽到有人講『今晚煲咩湯呀?』『放飯食乜嘢呀?』,唔係話唔容許有這類話題,而是可以去較靜的位置處理。」

「飛紙仔」亦不存在於Juno的片場。

「寫劇本是一個沒限制的空間,但當去到現實要執行,總會有限制。我容許微調,但如果你話大家都有意見,這情況未必會在我片場出現。大家崗位不同,你當下畀咗一個意見,收工,你拍拍屁股就走,但拍攝後我還要剪片還要做後期。我覺得點樣Keep到Direction好緊要,意見我會聽,但不能偏離太遠。正如今日這個拍攝,每一個人都服務緊個劇本,而不是純粹你有你經驗,佢有佢經驗,大家在現場再開會去傾,咁就會偏差得幾緊要。我自己鍾意準備好所有嘢,去到現場,大家清晰知道點做,當中會有微調出現,但我不覺得要去到『飛紙仔』狀態。有人會覺得這是一種爆炸力,但對我來講是危險的事。」

那麼,會否執著那些依附在對白的「嘅嘅呢呢」?「會。如果劇本冇,現場突然加插,意思會好唔同。句子意思或者一樣,但多咗尾音,就會多咗情緒,我好在意所有尾音,甚至乎個尾音係升上去定係Drop落嚟。」對白的字數他一樣執著。「呢句對白有幾多粒字?下一句對白又有幾多粒字?我幾在乎呢啲位。」

他在乎和執著的還有很多,演員節奏、一呼一吸、預先幻想調色後的效果等等。那麼多執著,真的會好煩。「創作之後就是製作。我是一個好怕煩的人,但當你Take咗一個Project,你會幻想到呢個故事、呢個Scale、呢個演員……前期編寫劇本時已幻想到會有幾煩,卻也是一種樂趣來。」

所以進行每個企劃前,他已經好清楚自己想要甚麼。

「我不是讀電影出身,又可能性格比較慢熱,所以參與編劇崗位時其實已經在思考,或者當第一粒字都未寫出來時我已經Prep緊。」Juno說,香港電影前期工作,時間永遠都不夠。「你拍一部電影,因為Budget問題,Prep的時間得兩個月,如果要好仔細去睇每個細節,兩個月唔會足夠。我在前期好早好早時已盡力去Prep,諗點樣拍呢?用一個鏡頭去處理?還是分做三百個Shot去處理?導演需要去諗。導演其中一個崗位就是場面調動,演員由群演去到分鏡,好似一個Dance,而不是現場Free Flow。」

Idea

2025年未完Juno已完成了兩件重要事宜:《風林火山》在康城曝光 & 舉行《The Album : In The Name of a Father.》音樂會。

「會有Planning,亦一定有好多想像不到的因素。好似個Show,本來上年做,因為唔舒服,需要延期,同康城影展差不多同一時間發生,對我來講幾大壓力,我諗唔淨係我,整個團隊都係。」

首先,時間問題。「在影展要處理連串Bilingual訪問記招,同時間再轉另一個Mindset去諗個Show。本身已經有晒舞台設計,但因延期,要改在亞博演出,舞台尺寸和Interior的空間等等,所有嘢都唔同晒。舞台尺寸要睇圖,研究點樣拍片,嘉賓點樣出場點離開個台。在康城完成所有宣傳工作後,即刻主力跳去準備演唱會Songlist。」

忙但好夢幻。「能夠在同一個人身上,做兩個不同方向的Project,而且都比較大型,我覺得是一種學習,一路一路去Build Up自己,每個Creative,每個去到Production階段的Project,點樣可以將最初的懸念呈現出來,絕對不容易。」

參與康城後,會不會更投入在電影上?「我覺得無論是一張專輯一部電影,還是一本書,只不過是媒介。」

Idea才是最重要。「有了Message,有了故事,再衡量在哪個Medium發生最啱數。另外就是當中的突破性,譬如《The Album》,絕對可以是一部電影,但《The Album》的突破在於本身既可以是一部電影,但最後以音樂專輯作為媒介去呈現,仲要唔只一張專輯,而是三張專輯,仲有咁多角色出現。」這麼一種創作方式隱隱然想傳遞一個訊息。「希望讓其他工作者知道原來Creative可以咁闊,可能性可以咁大。」

返本歸初,創作首要是甚麼?「最重要是作者有Message想講,最怕拍一部電影做一個Creative Project,但其實你冇嘢想講,這才是最大問題。」

作者

Juno有沒有想過,自己身份其實是「作者」?

「愈來愈接近這種感覺。以《殭屍》為例,當時較少這種鬼怪題材,盛行比較寫實的電影題材,我要想去Interpret一個比較Magical的世界觀,創造一個架空世界,可能畀大家一個感覺開始變成作者論。作者論意思是當你架空一個世界,代表入面所有嘢都Meta。點解要架空?意思就是入面每種細節都有你的解讀,慢慢呈現一種好似作者論的出發點。劇本由我去寫,我會更加了解呢場戲係點,而不是……故事你問編劇啦,演繹就搵導演啦,在我身上,幾個崗位是Consistent,我覺得是好事,演員亦會比較清晰,所有輸出都是同一個人,而不是要問十個人,每個人都有不同Direction,這就有機會出現亂的情況。」

在這個人人都話要用AI的時候,你有沒有用上?

「我好Enjoy創作過程,甚至可以話有些少自私,我想經歷這個過程,所有開心唔開心我都參與到,這樣才對得住我的作品。我又未去諗AI與人類要點樣分工,我比較原始,會攞筆寫低Idea,再睇下三個月後個Idea是否可以延續落去。稱得上Idea,可能只是一個Fragment,有些,可能只是一個短篇故事,有些可能有機會變成長篇,電影,劇集。Idea本身就是這樣。」總之,一切一切都只是媒介,Idea最重要。

「在Creative的世界不會悶。」他相信,我也相信。

]]>
Chopard的多變身份 C for Craftsmanship|MingWatch+ 封面故事 https://www.mingwatch.com/hk/2025/10/20/chopard-c-for-craftsmanship/ Mon, 20 Oct 2025 07:44:13 +0000 https://www.mingwatch.com/hk/?p=28233

Text: Anson Tang
Photo: Wai Ho
Special Thanks: Leica Camera

 

From St. Moritz to Alpine Eagle 延續三代的家族創作

家族品牌發展必須具備遠見,方可獲得成功。卡爾-弗雷德理克•舍費爾(Karl-Friedrich Scheufele)於1980年便遵循此成功之路,推出自己的首個鐘錶計劃。卡爾-弗雷德理克當時還是家族錶廠中年僅22歲的年輕員工,他向父親提交了St. Moritz腕錶的設計理念,此突破性計劃令年輕的卡爾-弗雷德理克得以證實自我實力。

St. Moritz腕錶不僅是品牌首款運動腕錶,也是其工作坊製作的首款精鋼時計。對當時專於製作金質和金質與鑽石腕錶的蕭邦而言,實為創新之舉。卡爾-弗雷德理克•舍費爾悉心衡量風險,這令其大獲成功——在接下來的十年間,St. Moritz是品牌的暢銷錶款之一。

Alpine Eagle可謂歷史的重現。其子卡爾-弗理茨在祖父卡爾的暗中協助下,堅持不懈,最終令卡爾-弗雷德理克•舍費爾支持改良St. Moritz腕錶。他最初遲疑不決,後來被兒子的堅定信念所打動,正如他自己在四十年前獲得父親首肯一樣。

這款時計採用罕見的錶殼與錶帶一體化設計,外型簡約時尚,諸多元素呼應阿爾卑斯山老鷹及其群落生境。如岩石般粗糙的錶盤紋理讓人聯想起老鷹的虹膜,指針酷似老鷹羽毛,精鋼的清冷光澤猶如冰川。阿萊奇藍色源自瑞士阿爾卑斯山最壯闊的冰川的冰藍色反射光澤;貝爾尼納灰色則取自同名山脈上的岩石色彩。大溪地珍珠貝母錶盤上的霜白色及錫爾斯灰色所展現的虹彩不禁令人聯想起聖莫里茲(St. Moritz)附近錫爾斯湖的顏色,隨著四季變換,光影婆娑而形成的幻彩色澤。

Alpine Eagle的錶鏈微微下墜,由錠狀單一鏈節組成,中央帶有浮凸的立體頂蓋。 錶殼設有凸邊,為錶冠提供周全保護。錶冠鐫刻古時協助探險家尋找路徑的羅盤玫瑰,如今則寓意善於在命運洪流中選擇正確方向的現代雄鷹。

Alpine Eagle的圓形錶圈點綴八顆螺絲,每兩顆一組,分佈在四個羅盤方位。  其中縫與錶圈的圓弧相切,足證蕭邦的卓越潤飾品質和對美學的追求。這些螺絲亦具備技術功能,確保腕錶深達100米的防水性能。 Alpine Eagle腕錶的所有平面均經悉心緞光處理,襯以倒角拋光,締造出美妙的光影效果。 時針、分針及時標均覆以Super-LumiNova® Grade X1超級夜光物料,在黑暗中仍清晰易讀。如同激發卡爾-弗雷德理克•舍費爾靈感的阿爾卑斯山白雪、湍流和岩石,Alpine Eagle腕錶的外觀會根據光照情況有所變化,在明暗之間不停變幻。

Alpine Eagle 41 SL Cadence 8HF 高振頻腕錶

最新推出的第三代高振頻Alpine Eagle,前所未有的輕盈,重量跟一根鷹羽的重量相若,名字的「SL」,正正代表「超輕」(Super Light)。

為極致減輕重量,每個細節皆精心考量。首先,直徑41毫米、厚9.75毫米的錶殼,以及飾有八顆等距螺絲的錶圈、鐫刻羅盤玫瑰圖案的錶冠,以至錶帶的錶扣,均以5級陶瓷鈦金屬鑄造。除了輕巧的優點外,陶瓷鈦金屬的應用亦彰顯蕭邦工坊的先鋒精神:這種超強韌金屬是以電漿技術將鈦金屬氧化而成,此處理技術令其硬度高達1000維氏度,抗衝擊及抗刮性能媲美陶瓷,更呈現出歷久彌新的炭灰色調。

錶盤壓印著源自鷹眼的獨特圖案,直接呼應啟發此系列的威猛禽鳥的銳利目光。其純黑色調靈感源自高山峻嶺間夜幕低垂的深邃漆黑,此時,野生動物重奪主導地位。在這片深邃的夜色中,帶有鷹羽形平衡錘的橙色秒針,以及同色系的刻度圈,為整個錶盤帶來優雅而清晰易讀的鮮明對比,盡顯動感活力。錶盤下方更綴有同樣是橙色的動感箭形標誌,此乃蕭邦高振頻腕錶的專屬標記。

此新作更首度配備從前僅見於XL Chrono錶款的橡膠錶帶,既展現更鮮明的運動風格,也進一步減輕腕錶的整體重量。最後,經典飾有鷹眼虹膜靈感圖案的錶盤,亦改以鈦金屬為基材製作。

除了腕錶本身的輕量化設計,機芯亦作出多項改良,進一步提升輕巧度。高振頻可以大大提升計時的精準度,腕錶在日常使用過程中無可避免會遭受碰撞,小小碰撞卻也會影響平衡擺輪的規律擺動。據統計,如果擺輪的擺動速度越快,那麼每次碰撞對其平均運行速率的影響就會越小。高振頻也代表擺陀高速運行,同時意味著擺陀能夠迅速恢復等時運行。

Alpine Eagle 41 XP CS鉑金版本

今年,品牌首次為增添了一款卓爾不群的鉑金臻品。鉑金以其無可比擬的珍罕而備受推崇。其純度同樣無出其右,這使其成為製錶和珠寶業中至純至淨的金屬。鉑金密度比黃金高出40%至60%,具有超卓的抗腐蝕性和耐磨性,因此極為經久耐用。然而,它超凡的品質亦需要非凡的專業技藝和特殊工具來駕馭。儘管如此,其卓越的延展性使其非常適合製作具有複雜技術形狀的精密物件,此外,它完全低敏,並以其歷久彌新的光澤而聞名遐邇,是日常佩戴的理想之選。

Alpine Eagle 41 XP CS Platinum腕錶將成為首款飾有此印記的錶款。如今,品牌以2022年推出的Alpine Eagle 41 XP錶殼的架構(搭載飛行陀飛輪機芯)為基礎,推出鉑金版本。這種珍罕材質成為了彰顯蕭邦工匠精湛技藝的絕佳載體。錶殼的流暢曲線、立體造型和俐落棱角,以及一體式錶鏈,均在鉑金的獨特光芒中盡現其繁複之美,令拋光倒角、錯落有致的鏈節,以及經磨砂或拉絲處理的啞光與拋光打磨的鮮明對比更顯突出。Alpine Eagle系列不斷從造型與材質中汲取靈感,因此蕭邦在這款腕錶中推出一款全新的一體式錶鏈,透過延伸至錶殼的首五個鏈節呈現比過往款式更明顯的延展美感 ,而錶扣周圍的鏈節部分則較為纖幼。錶鏈的造型極為優雅,兼備人體工學設計和舒適佩戴感。

飾有令人聯想到阿爾卑斯山巍峨景致之名的彩色錶盤是Alpine Eagle系列的標誌性特徵,例如「阿萊奇藍」、「隆河藍」以及「瓦爾斯灰」。受大自然壯美景色的啟發,蕭邦推出了一款全新色調:一種漸變的藍色,並命名為「冰川藍」。這種別具一格的色調,從錶盤中心的淺藍漸變至邊緣的深邃,演繹著阿爾卑斯山冰川和湖泊的瀲灩之美,其倒影隨著光線和時間的推移而從澄澈轉為幽深。錶盤中心呈現出山間泉水的純淨無瑕,並逐漸過渡至深邃的藍色,令人聯想到陡峭而堅實的冰川。濃郁的藍色,與包裹著錶盤的鉑金的致密質感相得益彰。

Alpine Eagle 41 XP錶殼僅8毫米的纖薄厚度使蕭邦得以為其搭載全新高端自製機芯L.U.C 96.42-L。這款中央秒針機芯厚度僅為3.30毫米,纖薄精巧,自動上鍊,配備鉑金微型擺陀,因其高密度特性,成為此類上鍊機制的理想材質。此機芯搭載蕭邦Twin技術雙發條盒(品牌卓越技術的結晶),可提供65小時的動力儲備。機芯飾有日內瓦波紋,精工細作,鐫刻有尊貴的日內瓦印記。這款時計的防水性能達到100米,確保了日常佩戴的多功能性,並獲得了瑞士官方天文台 (COSC) 的精密時計認證。

 

]]>
TRILOBE全新Trente-Deux系列與首枚自製機芯 法式時間流動 https://www.mingwatch.com/hk/2025/10/16/trilobe-trente-deux/ Thu, 16 Oct 2025 06:38:25 +0000 https://www.mingwatch.com/hk/?p=28200

自2018年至今七年來,法國獨立製錶品牌TRILOBE以顛覆傳統的時間顯示方式,在高級鐘錶界寫下優雅的異數。今年迎來七周年,推出全新Trente-Deux系列,結合現代運動氣息與巴黎詩意美學的代表作,是品牌首款一體式鏈帶腕錶,首次搭載品牌自製機芯X-Nihilo,象徵品牌正式步入自製新紀元。

作為一家將時間幻化成詩的獨立品牌,TRILOBE以其獨特的「流動時間」設計令人難忘,三個同心圓盤以不同速度旋轉,讓時間不再被指針束縛,而是以流動的姿態緩緩展現。今次新作將這份詩意延伸至更具動感的維度,展現法式現代設計的純粹與力量。

「Trente-Deux」(32)原來是品牌巴黎工作室的門牌號碼,也象徵歷時三年研發的結晶。直徑39.5毫米的不鏽鋼腕錶,以酒桶形中層與七件式錶殼結構打造出立體層次,錶圈凹槽紋理與拋光脊線交錯成光影流動的語言。標誌性的尖形符號巧妙地藏於設計之中,呼應品牌「在秩序中創造變化」的哲學。首次登場的一體式不鏽鋼鏈帶同樣細膩考究,每一節鏈節經緞面與倒角拋光,收窄的線條流露優雅;雙摺疊扣的無按鈕設計則帶來自然的佩戴體驗。

錶盤設計延續品牌經典的偏心時間結構,最外圈逆時針旋轉的小時環,與固定在12時位置的Trilobe標誌對齊判讀;分鐘與秒鐘則交織成如「∞」符號的雙環結構,象徵時間無限循環。藍色與灰色兩款錶盤各有風韻,結合啞光放射紋、巴黎釘飾紋與細緻Azurage圓形刻線裝飾,讓光線在錶盤上流轉成詩。其中的藍色錶盤款式於近日在The Lavish Attic亮相,品牌的創立人更親身為錶迷解說。

創作的核心在於品牌首枚自製機芯 X-Nihilo(意為「從無到有」),因為整體的革新不僅是調整,而是完全地因應新機芯而設計。機芯全程於巴黎設計、製造與裝飾,具備每小時28,800次振頻與42小時動力儲存。橋板與夾板之間交錯細緻拉絲與黑色拋光,螺絲與紅寶石環以鑽石拋光強調層次,呈現出精緻卻不矯飾的視覺平衡。鏤空鎢製自動盤飾以放射狀紋理,結合安全鎖系統,不僅減輕重量,也保護機芯免受衝擊損傷。

Trilobe以 Trente-Deux系列宣示其自製能力的誕生,更在高級運動腕錶領域開啟屬於法國的篇章。它既是一枚腕錶,也是一次關於時間、建築與詩意工藝的實驗。從巴黎工坊的門牌號「32」開始,Trilobe讓時間再次流動成藝術。

]]>
Audemars Piguet|以主題曲賀150周年|紙本精選 https://www.mingwatch.com/hk/2025/09/19/audemarspiguet-apxmusic/ Thu, 18 Sep 2025 19:05:15 +0000 https://www.mingwatch.com/hk/?p=27872

通常腕錶品牌周年慶,會推出腕錶作紀念,慶祝成立150周年的愛彼也不例外,年初至今亦已有多枚紀念作品,不過愛彼愛製錶,也愛音樂,於是,也為150周年慶創作了一首主題曲《Suzanne》,這作品是愛彼與品牌老友Mark Ronson、還有剛在今年加入品牌大家庭的RAYE攜手創造。

Text:ANSON TANG

這首原創歌曲《Suzanne》頌揚品牌傳承與家族精神,躍動旋律糅合傳統樂器與數位科技,RAYE與Mark Ronson風格迥異,卻精妙地傳達了愛彼的核心價值觀,Ronson的音樂細膩內斂,RAYE的風格則自由奔放,雙聲交織,協率和鳴。他們攜手演繹傳統與創新、即興與精準之間的完美平衡。

有留意開愛彼,大家都應該認識Mark Ronson,而品牌新摯友RAYE,原名為Rachel Agatha Keen,曾接受古典音樂訓練,以融合傳統與前衛風格見長,是當代樂壇最矚目的明星之一。2024年全英音樂獎(Brit Awards)上,RAYE包攬「最佳藝人」、「最佳專輯」、「最佳歌曲」等六大獎項,成為單屆獲獎最多的音樂人。她更是首位榮獲「年度詞曲創作人」的女性,創下歷史紀錄。同年,作為全球最受歡迎的音樂人之一,她又榮獲Ivor Novello Awards,以及三項格林美獎 提名,包括「最佳新人」與「年度詞曲創作人」等。

RAYE不僅打破風格界限,展現出豐富的藝術表現力,還與愛彼志同道合,鼓勵多元文化、追求精湛工藝,又同時渴望突破極限,開創自己的道路,也正是愛彼自1875年創立以來的核心特質。大家知不知為何歌曲以Suzanne來命名?此名是由RAYE提議的,當時,Mark非常驚喜。因為有一位對Mark非常重要的人恰巧也叫Suzanne。直至後期製作時, 這對音樂搭檔才知道,「Suzanne」對愛彼也別具意義。Suzanne Audemars是Audemars與Piguet家族的直系祖先,頗具膽識,在品牌創立之初發揮了重要作用。

Mark Ronson

全新主題曲發表會在180 Studios舉行,這裡是倫敦著名的文化中心。當賓客與品牌摯友踏入會場,當晚會場重現了品牌發源地布拉蘇絲的迷人風光,引景觀領嘉賓展開如詩如畫的旅程。Benji B的精選音樂為慶典設定基調。透過互動式場景設計,欣賞愛彼150年來的精選作品,一同探索製錶師守護的技藝秘訣。接著,晚宴在輕鬆愉悅的氛圍中展開。瀰漫著錄音室特有的情調。熱烈活潑又溫馨親密的氣息,完美捕捉APxMusic計劃的精粹。

在眾人尚未回神之際,RAYE登上舞台,帶來震撼人心的表演,她以新歌《Suzanne》為難忘的舞池之夜揭開序幕。隨後,Mark Ronson進行DJ演出,點燃全場。當晚各藝術家、品牌貴賓與摯友共同沉浸在獨特的音樂盛宴中。

另外,整個主題曲創作過程更拍成紀錄影片《Syncing Sounds 150》,跟隨歌曲亮相,為在場觀眾揭秘兩位藝術家的創作歷程,講述鮮為人知的合作故事。愛彼與志同道合的藝術人才並肩攜手,持續拓展音樂計畫邊界,締造超越製錶領域的美妙體驗。

 

APxMusic計劃

多年來,愛彼致力於激發高級製錶與音樂領域的創意協同效應,啟動了豐富多彩的合作專案。其中一段主要合作夥伴關係始於2006年。當時,愛彼聯手EPFL(瑞士洛桑聯邦理工學院),以及包含音樂家的專家團隊,展開為期8年的研究專案,以改進報時腕錶的聲學性能。自2010年起,愛彼與Claude Nobs Foundation 、EPFL合作, 參與Montreux Jazz Digital Project。此大型專案數位化、保存、補充了音樂節的音檔資料,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認定為「世界記憶」的一部份。2019年,愛彼參成為蒙特勒爵士音樂節(Montreux Jazz Festival)的全球合作夥伴。同年,品牌推出APxMusic計劃,透過合作支持音樂人才,直接惠及藝術家的實踐和發展。

同年,品牌推出APxMusic計劃,扶持嶄露頭角的人才新星。2020年,品牌發布迷你影集《180》,回顧與受邀藝術家合作製作原創歌曲的過程。接著,2021年,在蒙特勒爵士音樂節周邊活動中,The LYONZ續寫華章,於蒙特勒的群山中呈獻動人演出。這為2022年的全新愛彼「Parallel」音樂體驗鋪平了道路。此外,愛彼宣布Mark Ronson成為品牌摯友,並與他共同製作了一系列音樂短片《Syncing Sounds》,記錄Ronson和英美製作人兼R&B藝術家Lucky Daye創作歌曲《Too Much》的過程。

「PARALLEL」音樂體驗

2023年,愛彼委託Mark Ronson策劃蒙特勒爵士音樂節的閉幕晚會。Ronson與他的「音樂家族」匯聚一堂,呈獻震撼人心的現場表演。而愛彼「PARALLEL」音樂體驗已成為近年蒙特勒爵士音樂節不可或缺的周邊盛事。今年7月17日,品牌舉辦了第三屆「PARALLEL」音樂體驗。參加者一如前兩屆,前往特定場地欣賞獨家演出,而此神秘地點則在最後一刻方才揭曉!今年的音樂體驗在Vouvry的一座廢棄火力發電廠進行。Ale x Wann、Chloé Caillet和Peggy Gou呈獻動人心魄的電音表演。

今年, 適逢品牌150週年慶典,「PARALLEL」音樂體驗更為盛大,邀請近千位嘉賓前往Vouvry的廢棄火力發電廠,欣賞日內瓦湖的絕美風景,同時共度震撼人心的電音之夜。此工業建築設立於1964年,停用於1999年。愛彼從製錶領域獲取靈感,將其改造為充滿活力的沉浸式體驗空間。

Peggy Gou

當晚三位享譽國際的DJ輪番登台,現場始終氣氛熱烈,觀眾熱血沸騰。來自巴黎的電音新秀Alex Wann為音樂體驗拉開序幕。他不負眾望,讓舞池熠熠閃亮。接著, 法國DJ Chloé Caillet帶來融合多元風格的電音表演,讓派對熱潮持續升溫。韓國浩室音樂巨星Peggy Gou將晚會推向高潮。他的足跡遍布全球頂尖舞台,如今又在第三屆愛彼「PARALLEL」音樂體驗上燃爆全場。

]]>
匠心薈萃獨立品牌的殿堂 東方表行圓方開設首間Watch Gallery概念店 https://www.mingwatch.com/hk/2025/09/18/orientalwatchcompany-watch-gallery/ Thu, 18 Sep 2025 12:00:44 +0000 https://www.mingwatch.com/hk/?p=27867  

在這個講求效率與速度的時代,東方表行卻以一句「Take Your Time」提醒我們:時間不止是計量,更是一種生活態度。自1961年成立以來,品牌始終專注於鐘錶工藝的極致追求,近日於ELEMENTS 圓方開設首間Watch Gallery概念店「TAKE YOUR TIME ORIENTAL WATCH COMPANY」,以全新方式詮釋腕錶文化,邀請人們在時間的流動中細味優雅。

新店內雲集世界各地的獨立製錶品牌,從機械美學到低調優雅,天文奇想以至是大膽創意,每一枚腕錶都是一段關於時間的故事,無論是收藏家還是初入門的朋友,都能在這裡感受到製錶師的匠心與靈魂。

店舖設計以古銅金為主調,將中式傳統的曲線美與現代極簡風格融合,並以經典通花鐵閘勾勒出雅緻氛圍。彷彿穿越古典庭院與當代藝廊,於方寸之間展現時間的永恆流轉。為了營造尊貴體驗,店內特設 VIP 專區,定期舉辦新品鑑賞會與工作坊,讓腕錶愛好者能近距離欣賞複雜工藝的精妙細節。

地址:九龍尖沙咀柯士甸道西一號 ELEMENTS 圓方(火區)一樓 1098-1099 號舖

]]>
HAUTLENCE焦點之作:Vagabonde Tourbillon Series 4 & 5|瑞士日內瓦直擊|Geneva Watch Days 2025 https://www.mingwatch.com/hk/2025/09/05/hautlence-geneva-watch-days-2025/ Thu, 04 Sep 2025 17:16:50 +0000 https://www.mingwatch.com/hk/?p=27650

在鐘錶世界裡,有些品牌總是不斷挑戰「讀時」的方式,HAUTLENCE就是當中的代表之一。來到今年Geneva Watch Days,品牌推出Vagabonde Tourbillon Series 4 與 Series 5,獨特的小時顯示與飛行陀飛輪,兩款腕錶皆採用品牌標誌性的長方形錶殼,午夜藍 PVD 精鋼材質散發深邃質感,配合明亮的白色細節與一體化橡膠錶帶,兼具佩戴舒適性與前衛氣息。

錶盤設計非常大膽,透過 3D 列印工藝呈現幾何或有機圖案,靈感取自當代建築。時間顯示以中央分鐘盤為舞台,6點鐘方向的飛行陀飛輪則以輕盈姿態展現製錶工藝的深度。圓與直、運動與靜止,讓每一刻的流逝都化為視覺上的動態構圖。

 

驅動這一切的是自製 D30 自動上鍊機芯,配備雙發條盒,提供至少三日動力儲存。其一分鐘飛行陀飛輪搭載雙游絲,並以鏤空橫桿框架承載,透過藍寶石底蓋,機芯的細節一覽無遺,機械的韻律仿佛與時間的流動相呼應。

]]>
ORIS焦點之作:Oris x Bamford ProPilot Altimeter ‘Mission Control’|瑞士日內瓦直擊|Geneva Watch Days 2025 https://www.mingwatch.com/hk/2025/09/05/oris-geneva-watch-days-2025/ Thu, 04 Sep 2025 16:57:40 +0000 https://www.mingwatch.com/hk/?p=27643

今年一枚讓人意想不到的新作,ORIS與英國改錶名家George Bamford攜手合作,推出 ProPilot Altimeter「Mission Control」限量版,在今年Geneva Watch Days矚目登場。直徑 47 毫米、厚度 16.7 毫米的碳纖維複合錶殼腕錶,內建專業級氣壓與高度顯示功能,最高可測量至19,700英尺,僅限量 250 枚。

錶盤以黑色為主調,點綴黃、萊姆綠與紅色細節,外圈刻有高度刻度。指針、數字與刻度均覆以Super-LumiNova夜光塗層,確保在任何環境下皆清晰可讀。雙弧面藍寶石水晶玻璃具防反射塗層,底蓋則以灰色 PVD 鈦金屬製作,並鐫刻英尺與米的換算表。兩枚鈦金屬螺旋式錶冠分別位於 2 點鐘與 4 點鐘,分別用於調校時間與操作高度計。

搭載Oris Caliber 793自動上鍊機芯,具備時、分、秒、日期(快調功能)與停秒設計,動力儲存達56 小時。更特別的是內建的高度計操作方式:將錶冠拉出至第一段,紅環出現,代表高度計已啟動;拉至第二段即可調整顯示,紅色指示器顯示海拔,黃色指示器顯示氣壓;推回第一段仍可持續顯示數據;當完全推回並鎖緊後,腕錶恢復至100 米防水性能。

黑色錶殼搭配鮮明配色,視覺效果鮮明且專業感十足,這枚限量版已正式上市,定價CHF 6,700。

說到ORIS,很多人會先想起大膽配色、熊主題,或是標誌性的指針日期設計,而非複雜功能。但在今年Geneva Watch Days上,卻帶來一枚既熟悉又意外的作品Big Crown Calibre 113。不僅讓沉寂多年的全曆機芯重回舞台,更以大膽的西瓜配色賦予古典複雜功能一種全新的趣味詮釋。

「指針日期」一直是最能代表品牌 DNA 的特色。今年決定進一步放大這份特質,將Calibre 113全曆機芯置入全新Big Crown錶殼,並以清新而誇張的色彩語言,嚴肅卻不失幽默。乍看之下,或許會被誤認為是一枚計時碼錶,錶盤上有兩個顯眼小盤,其實分別為小秒針與非線性動力儲存顯示。在印有Oris標誌下方的小窗中是星期顯示;6點鐘方向則設有傳統日期窗。至於中央那根指針不再用於日期,而是專屬於錶盤外圈的52週刻度與月份顯示。

主體為薄荷綠,搭配玫瑰粉點綴,乍看彷彿一片西瓜。週數刻度以白色呈現,確保可讀性;分鐘刻度與品牌標誌則以金色印刷,讓整體顯得更具層次感。定價為CHF 6,350,無疑不是為大眾市場而設的,而是獻給那些喜歡品牌獨特氣質的收藏家。

]]>
H. Moser & Cie焦點之作:Pioneer Flying Hours|瑞士日內瓦直擊|Geneva Watch Days 2025 https://www.mingwatch.com/hk/2025/09/05/h-moser-cie-geneva-watch-days-2025/ Thu, 04 Sep 2025 16:43:02 +0000 https://www.mingwatch.com/hk/?p=27632

自 2015 年誕生以來,Pioneer 系列一直是 H. Moser & Cie. 對「日常腕錶」的定義:既堅固又優雅,既精緻又百搭,並具備 120 米防水性能。而在 2018 年,品牌透過Flying Hours首次踏足衛星式時間顯示的領域,憑詩意般的機械運行吸引目光。

今年的Geneva Watch Days,Pioneer Flying Hours新作推出兩個版本,整點瞬間「跳躍」顯示,令讀時更為清晰俐落,同時增添了戲劇感。紅金加黑色 DLC 鈦金屬款,直徑 42.8 毫米,搭配深邃的砂金石錶盤,如同夜空中繁星閃爍,限量 100 枚。至於精鋼款同樣 42.8 毫米,搭配白色漸變 fumé 錶盤與放射紋修飾,氣質更為簡約化,並將成為系列的常設款。兩者均具備 Pioneer 標誌性的弧形藍寶石水晶鏡面、旋入式錶冠與透明底蓋,防水達 120 米。

錶盤上三個衛星小時盤自轉,環繞鏤空的中央分鐘盤運行。每到整點,數字會瞬間跳出定位,與分鐘顯示共同構成一場如同行星運行般的畫面。搭載自製 HMC 240 自動上鍊機芯,專為瞬跳小時設計。直徑 32 毫米,厚度 7.8 毫米,內含 35 顆寶石與雙向上鍊系統,動力儲存達 72 小時。兩款腕錶均配備橡膠錶帶,砂金石款搭黑色,精鋼款搭灰色,前者定價39,000瑞士法郎、後者則為 29,000瑞士法郎。

另一方面,H. Moser & Cie. 一直以「簡約之美」聞名於製錶界,將複雜機制化繁為簡,賦予腕錶純粹而優雅的靈魂。這一次在Geneva Watch Days上再度突破,以獨特的Smoked Salmon錶盤為Endeavour萬年曆注入全新風貌。

全新錶款以 42 毫米白金錶殼承載,外觀精緻,拋光與拉絲交錯處理,彰顯高級時計的立體感。新錶盤呈現介乎於琥珀、銅紅與巧克力之間的獨特色調,錶盤表面採用垂直拉絲裝飾,隨光線流轉不斷變換色澤,讓時間的流動更添詩意。顯示方式一如既往簡潔俐落,中央劍葉形指針負責顯示時分,小巧指針標示月份,6點鐘位置是蝸紋裝飾的小秒盤,3點鐘位置為瞬跳大日期窗,而9點鐘則設有低調的動力儲存顯示,閏年指示則隱藏在錶背之上。

驅動這枚時計的,是品牌自製的HMC 800手動上鍊機芯。雙發條盒設計賦予長達 7 天的動力儲存,無論日夜都可透過錶冠調校,極具實用性。搭配深棕色鱷魚皮錶帶及 18K 白金針扣,與錶盤色澤相映成趣。售價為54,000瑞士法郎。

]]>
Salon de TIME x CENTRESTAGE 2025︱感受獨立品牌的精湛工藝 https://www.mingwatch.com/hk/2025/08/26/salon-de-time-x-centrestage-2025%ef%b8%b1%e6%84%9f%e5%8f%97%e7%8d%a8%e7%ab%8b%e5%93%81%e7%89%8c%e7%9a%84%e7%b2%be%e6%b9%9b%e5%b7%a5%e8%97%9d/ Tue, 26 Aug 2025 03:30:00 +0000 https://www.mingwatch.com/hk/?p=27496

在講求個性與質感的時代,我們所尋求的,已不只是一件物品,而是一個故事、一種工藝的溫度,與一份忠於自我的風格宣言。今年九月,香港會議展覽中心迎來兩場時尚盛會——「Salon de TIME(國際名表薈萃)」與「CENTRESTAGE(香港國際時尚匯展 )」。兩大展會皆不約而同地匯聚了世界各地眾多獨立品牌與設計師。他們憑藉各式獨特工藝與不受拘束的創意,在腕表與時裝中,各自表述對美學的獨到見解,展開一場關於時間與風格的深度對話。

6大主題專區:每一秒鐘都是風格與匠心的演繹

鐘表界盛事「Salon de TIME」,於9月2至6日在香港會議展覽中心舉行,今年主題是「此時此刻」(Our Time . Our Moments),難得的是公眾可免費入場,欣賞各國製表大師的創作意念及藝技,更可趁機搜羅心水腕表。在入場前,先了解展覽的多元內容,以及細讀名表精選,有助在觀賞展覽的過程中更有方向感。

展覽涵蓋六大主題專區,從不同角度解構腕表的多元價值。連續第15年與太子珠寶鐘錶合作的「World Brand Piazza」專區,多年來為展會的亮點,深受腕表收藏家歡迎。今年太子珠寶鐘錶帶來9個國際級鐘表品牌的奢華之作,包括名士(Baume & Mercier)、崑崙錶(Corum)、卡斯托斯(CVSTOS)、迪威特(DeWitt)、凱彼丹斯(Kerbedanz)、萬寶龍(Montblanc)、Peonia Diamond (彼愛麗鑽石)、豪門世家(Sarcar)及雅典表(Ulysse Nardin)。

潮流時尚展區,聚焦設計大膽、風格百變的當代腕表潮流,集結比利時 Ice-Watch、日本 Infantry、土耳其 Quantum、香港 CAUGHT 等時尚品牌。巧匠瑰寶展區,主要展示機械與珠寶腕表的極致工藝,如香港品牌萬希泉、Present及美國 SAGA 世家表等,將微觀精密機構與藝術鑲嵌技術融合於腕間,詮釋何謂「可佩戴的藝術」。華麗歐陸展區的展品來自法國、瑞士、德國等地,品牌包括 Pierre Lannier、ROAMER、Lilienthal Berlin、鐵達時等,展現歐洲傳統製表美學及工藝的精深造詣。值得留意的,還有瑞士獨立製表展團(SIWP)、ILG 及法國展團 Francéclat 等帶來一系列極具創意的獨立製表及時尚輕奢品牌,分享他們對美學的獨特見解。而智能手表展區,以德國 Oskron 為首,展示智能手表如何將設計結合最新科技,回應現代生活的需求。今年更新增「微品牌」展區,帶來多個獨特小眾品牌,主打性價比與設計感的腕表。

獨立製表推介:在時間裏遇見風格

在當代鐘表界,獨立製表品牌以創新工藝、獨特美學和個性設計,不斷開拓腕表藝術的全新領域。無論是機芯研發的細緻投入,還是對設計細節的極致追求,每一枚作品都展現出專屬於品牌本身的故事與風格。我們從多款獨立製表師的傑作中,精選出三款兼具創意、美學及功能的潛水表,解構他們自我一套的時間語言。

UNDONE Aqua Carbon Maggy (展位:3G-A14)

獨立腕表品牌 UNDONE 創製的特別版潛水表 Aqua Carbon Maggy,與國際蝠鱝保育組織 Manta Trust 及其日本分部聯手打造而成。設計靈感源自蝠鱝在黑潮洋流中優雅游動的姿態,採用僅重 90克的鍛造碳纖維表殼,搭配雷射雕刻波浪紋表盤,在紫外線照射下會呈現出隱藏的螢光蝠鱝圖騰。腕表搭載日本 NH35A 自動上鍊機芯,具 300米防水功能。每售出一枚腕表,部分收益將捐助 Manta Trust 用於蝠鱝生態研究與棲息地保育,讓這款腕表不僅是深海探險的利器,更是守護海洋生命的象徵。

SQUALE Master Titanium 120 ATM (展位:3G-B15)

由瑞士獨立製表品牌 SQUALE 推出的專業級潛水腕表 Master Titanium 120 ATM,是為慶祝品牌創立 65 週年而生。腕表採用高級 5 級鈦金屬錶殼,搭載瑞士 Sellita SW200-1 Elaboré 自動機芯,防反光塗層的藍寶石水晶鏡面,以及配備氦氣排放閥,能深潛 1200米,展現出超卓的潛水性能與耐用性。表圈採用拉絲陶瓷材質,並飾有 Super Luminova 夜光塗層,即使在黑暗環境下也能清晰讀時。表盤設計多樣化,包括立體波紋、黑色三層「三明治式」表盤,展現復古與現代兼容的美學。表帶備有鱷魚壓紋橡膠表帶或全鈦金屬表鏈選擇。整體設計延續 SQUALE 經典 Von Büren 表殼造型,卻又展現現代材質與創新技術的融合。

ZRC Grands Fonds 300(39 毫米)2022 年復刻版 (展位:3G-B15)

創立於 1904 年的瑞士製表商 ZRC(Zuccolo Rochet & Cie),至今仍是獨立運營。品牌的新作ZRC Grands Fonds 300(39 毫米)2022年復刻版,是向 1964 年原版「法國海軍」潛水表致敬。腕表採用標誌性的 6 點鐘位置表冠設計,具備防磁功能,並擁有300米防水性能,專為嚴苛水下環境而打造。其獨特的表鏈安全系統與 ECS™ 清潔系統,體現了 ZRC 對實用性與可靠性的高度重視。Grands Fonds 300 不僅是工具表,更是軍用潛水表的傳奇延續,因而深受鐘表收藏家與潛水愛好者的喜愛。

Salon de TIME 除了展品豐富,更設有名表匯演、名人活動及抽獎環節,個別產品亦開放即場發售,讓觀展之士都可找到屬於自己的「此時此刻」。

另外,香港鐘表展也同場展開,集中展示高級成表、配件機械,以至智能製造等全產業鏈,為業內人士提供交流平台。

Salon de TIME 國際名表薈萃
日期:2025年9月2至6日
地點:香港會議展覽中心
公眾人士,立即登記免費入場!

帶動流行的時尚坐標

若說 Salon de TIME 是時間的變化流轉,CENTRESTAGE 便是設計的風格躍動。作為亞洲時尚界年度盛事,CENTRESTAGE 將於9月3至6日同場舉行,英國、泰國、日本等世界各地的設計師作品聚首,展示全球時尚的創意版圖。

自 2016 年創辦以來,CENTRESTAGE 已成為國際品牌與新銳設計師進軍亞洲市場的重要平台,吸引來自全球 20 多個國家及地區的參展者與觀眾。這次將匯聚各地設計師作品:英國將作為夥伴國家,帶來當地前衛設計師的獨特作品;捷克的藝術玻璃時尚、泰國超過40個品牌的文化創意、日本新晉設計師的銳氣,以及韓國、菲律賓、新加坡等地的時尚力量,共同構成一張繽紛的全球時尚版圖。而 CENTRESTAGE 則負責將「工藝」精神貫穿展會,展現從高級訂製到街頭潮流的多元風格。

風格巡禮:窺探全球創意版圖

Emily Carter 絲巾

今屆夥伴國家英國的設計力量率先登場。當中,配飾品牌 Emily Carter 尤為矚目,她以細膩的筆觸,將藝術、科學與自然故事手繪於英國製造的絲巾之上,每一幅圖案都如同一場紙上漫遊,深受  Liberty London、Fortnum & Mason 等頂級百貨青睞。

AVALON Jewelry 天然寶石作品

目轉光轉向亞洲,泰國的精緻工藝同樣閃耀。來自曼谷的珠寶品牌 AVALON Jewelry,自1988年創立以來,便堅持以熱誠與匠心對待每一件作品。設計師團隊嚴選世界各地的珍罕天然寶石,透過精湛的切割與打磨,將寶石的獨特光芒封存於限量設計之中,讓每件珠寶都成為一個獨一無二的故事載體。

SPARKLE by KAREN CHAN 最新系列

回到本地,香港的設計力量亦綻放異彩。設計師品牌 SPARKLE by KAREN CHAN,為傳統中式服飾注入了充滿個性的現代靈魂。品牌的新派旗袍與功夫外套,打破了年齡、性別與身形的界限,讓每位穿戴者都能自信地展現個人風格,向世界宣告獨特的美麗。

萬眾期待的,還有開幕盛事 CENTRESTAGE ELITES。一眾作品當中,郭培發布的全新「鎏光」系列,以30件設計之作凝煉璀璨瞬間,如同腕表鏡面倒映的時間光芒,將時尚與時間藝術推至極致。展會同時強調可持續時尚與跨界合作,呈現香雲紗、釘金繡等非遺工藝,為設計注入文化厚度。

風格定義於選擇

今年兩大展會緊密並行,讓人能夠跨領域探索設計的更多面貌,也為鐘表與時尚如何交融出個人風格提供了靈感。當腕表的時間語言遇上時裝的輪廓設計,兩者不再是單一配件,而是彼此襯托、共同演繹個人品味的載體。更重要的是,無論是 Salon de TIME 的獨立腕表,還是 CENTRESTAGE 的創意時裝,它們都在強調:風格不是流行,而是選擇。

這個9月,不妨走進灣仔會展,沉浸於獨立製表的機械美與時尚設計的創意氛圍中。無論是在一枚腕表的微觀世界中找到共鳴,還是在時裝的設計語言中看見自己,你都能在此找到定義你「此時此刻」的獨特風格。

CENTRESTAGE 香港國際時尚匯展
日期:2025年9月3至6日
地點:香港會議展覽中心
公眾人士,立即登記免費入場!

]]>
專訪Franck Muller港澳區董事總經理潘正棋先生「我要讓大家有fun in life!」 https://www.mingwatch.com/hk/2025/08/11/franckmuller-interview-francis/ Mon, 11 Aug 2025 09:47:10 +0000 https://www.mingwatch.com/hk/?p=27416

酒桶型錶造型、看似不工整甚至帶扭曲感的數字、優雅錶盤上突如其來的彩色刻度、深埋機芯的複雜功能⋯⋯一切一切,都讓Franck Muller的腕錶有種如Salvador Dali的夢境般,教人難以忘懷。品牌如此以「玩得」出名,有年資的錶迷甚至會記得它曾經在香港開設過餐廳,然而經濟環境轉變,品牌一度退場香港,到2022年由曾主理品牌大中華區的潘正棋(Francis)率領捲土重臨港澳區。今次點玩?Francis說:「我要讓大家有fun in life!」

Interview|Anson Tang
Text|Winnie Wong

 

Francis畢業於新加坡國立大學的政治學,最終卻一躍而進消費生活圈,曾為多個時尚及生活國際品牌工作,特別來回涉獵於鐘錶行業,原來從小就到腕錶情有獨鍾。「我有收藏古董錶的嗜好, 看得多就懂分辦甚麼是好錶。老實說,腕錶技術在40至60年代突飛猛進,要再突破其實很難,但眼看Franck Muller有方法做到,像是Crazy Hours就是表表者,做到別人想不到的效果。所以我年輕時已很喜歡這品牌,當然那時只能買舊錶⋯⋯」

如今掌握著Franck Muller在港澳區的新路徑,他認為首要是確立好品牌的定位。「Franck Muller本人是醉心複雜功能的錶匠,製作過的陀飛輪多不勝數, 有最大的、最小的、女士款的,也可以有不同佈置方式,呈現在Master Banker、Crazy Hours等等之中; 品牌另一位創辦人Vartan Sirmakes則是做珠寶起家,珠寶供應的connection很豐富。」他深信品牌需定位在結合腕錶強大技術與優秀珠寶之上,一邊照顧喜歡複雜腕錶的男士,一邊cater喜歡珠寶的女士,「當然現在男士錶也可以有珠寶!」

Francis對Franck Muller的了解,更深入至連名字都要拆解, 分享說到Franck Muller的Franck中那個C字,代表兩個「C」!「第一是colourful,品牌的錶面永遠是色彩繽紛的,在云云黑色、金色、銀色的傳統款式中更顯突出,甚至早早就推出近幾年很受追捧的彩虹色等等。」他自豪說這是品牌最出眾的個性,為佩戴者展現自信。「大家都戴著類似的腕錶,要有自我的個性,選擇不同顏色就能重點反映,又可以讓女士配搭包包,讓男士配襯座駕。」認真貼心!

他續說第二個「C」就是creative,再一次Crazy Hours系列成了絕佳的示範作,用非傳統的看法去展現時間,「這種充滿創意的元素以前沒人做過,後來又再衍生到Secret Hours系列。近年更明顯的例子是,在去年推出的Cintrée Curvex金田涼子龍年限量版腕錶,當其他品牌都在使用不同形態但不離傳統的龍時,Franck Muller用了『小龍女』(笑)。」所說的是與本當代藝術家金田涼子跨界聯乘之作,將日文動漫風的「龍女」隱身在綠松石色調的錶盤數字之間,超萌又同時型格, 引爆年輕人間的話題。

這樣與亞洲藝術家合作的作品,並非品牌首發,今年的蛇年錶Silhouette CX Snake更是限量於亞太地區獨家發售,印證了品牌對亞洲巿場的重視。「我本身屬蛇,所以特別留意各品牌的蛇年錶。我覺得很難有漂亮的蛇,總是太惡,最後老闆就決定設計上不見蛇頭,只見一點身、一點尾,再加寶石,造出一條若隱若現的蛇;另外將蛇行的彎曲線條,變成外殼上特別的弧形,是很破格的。」的確,當大部分品牌都不會隨意改變外型, 但Franck Muller就這樣不慌不忘地勾勒出蛇的動感。

回溯Franck Muller創立於1992年,33年歷史絕不算長,然而首一、第二批收藏家大概亦已有一定年紀,造成客群上斷層。「現今沒有很多人喜歡戴爺爺或爸爸的錶,他們有自己的個性想展現,那些新一代客人是我們需要關注的,因為當全世界都追棒著幾個大品牌時,他們反而想要跟別人不一樣。」所謂「個性」亦很多時與「特立獨行」掛勾,似乎正好吻合品牌的精神。「說真的,談到傳統腕錶,超越我們的大有品牌在,因為我們沒有很悠長的歷史,所以毋需強調傳統,反而可以強調演變與玩味元素。」

Francis覺得Franck Muller有可能不是年輕人的第一枚腕錶,但之後必會心心念念想要一枚,「第一枚錶一定會跟風(笑),幾年後有自信了,想要展現自己了,就會開始考慮其他品牌。」然後話題就帶到恰好能印證年輕人心態的兒子身上,「我兒子讀書時,一直只戴智能手腕,那時我心想大件事了,我珍藏那麼多錶怎辦呢?但奇怪,到他出來上班的時候,在石油貿易公司做實習生,不多久就問我有沒有機械腕錶。我好奇問為何突然要機械錶,原來他的老闆戴了一枚高級腕錶!我就跟他說你作為實習生,不可以戴比老闆好的錶,所以我準備了一枚合適的給他,老闆看到後很impress,腕錶打開了他們之間的話題與連結,最後他成功當上全職員工!」

他兒子在那之後慢慢了解腕錶,除了想繼續買之外,也終於了解腕錶的美好之處。「他有心思思想買腕錶,我說你別亂買!要問過我…(笑)其實很多人說自己不用戴錶,只是因為他們尚未接觸過,但當你給他一枚好錶,他就明白當中的不一樣。」就像一頓老廚好菜、一件北歐傢具、一副手造眼鏡,試過而回不了頭,亦創造something FUN in life , 我們都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