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ngWatch HK

Grand Seiko 60週年 (一)

一切也由這位當年還很年輕的小伙子服部金太郎(1860-1934)開始。
佘宗明
年輕的時候他是開服裝店的,可惜生意不是太好,這時他看見對面的店裡,工人都手忙腳亂地工作著。幹嗎他們這麼多工作呢?後來發現他們原來是維修鐘錶的,於是他結束原來的服裝店,照辦煮碗學人家做維修鐘錶的生意。那時他只不過是二十一歲,而這間服部時計店便是現在精工的最前身。當時他除了提供修理腕錶的服務外,也經營進口瑞士及美國鐘錶的生意。1892年,得到鐘錶技師吉川鶴彥的協助,服部金太郎創立精工舍,正式從事鐘錶生產。這時他的工廠主要是生產掛牆鐘的。
後來他收購了位於東京銀座的朝野新聞社舊址,委託剛從美國歸來的建築師伊藤改建,把它塑造成服部鐘錶店,並在五十呎高的屋頂上裝設鐘樓,從此服部鐘樓成為了東京銀座有名的地標。改建工程於1895年完成,迄今已經擁有逾110年的歷史。1903年金太郎43歲,被日本新聞界尊稱為日本時計之王。

服部金太郎先生

精工的歷史就是整個日本的鐘錶發展史,由1881年服部金太郎在二十一歲的時候創立精工舍(Seikosha)開始,精工舍的意思是精密時計的工廠。短短六、七年間精工舍已經成為日本最大的掛牆鐘生產商,之後不斷發展,1902年的時候他們成為全日本唯一生產掛牆鐘、坐檯鐘和袋錶的工廠。1904年日俄戰爭爆發,精工轉而生產軍用儀器。之後服部金太郎到美國考察,買了很多先進儀器回來,又自行研發新機器。在二十世紀初,他們已經可以做到大量生產,換言之也令鐘和袋錶變得愈來愈普及。

昭和時期初的掛牆鐘組裝生產線(1930年代)

他們造的第一枚腕錶在1913年面世。1923年關東大地震,廠房和許多存貨都被毀於一旦,但一年之後他們已經捲土重來,恢復生產。鐘的需求下降,那時他們主要生產袋錶和腕錶。而為了把兩者區分,袋錶仍然叫Seikosha,而腕錶則用Seiko,也解釋了為什麼現在只剩下精工了。接著二次大戰爆發,精工廠又再次暫停腕錶生產。二次大戰時,因恐防東京巿中心的廠房被炸,於是他們便到本州北部的鹽尻設廠。二次大戰後,日本元氣大傷,百廢待興,當時精工亦只剩下在鹽尻的廠房。但只是經過十年,精工和日本都已經能夠重新振作起來。1964年更見證日本重回世界的大舞台,當年奧運會在日本舉行,精工更成為大會指定計時。

當年精工舍的鐘和袋錶廣告

1969年他們成功創製出全球第一枚電子石英錶Astron。當時的Astron是很貴的,相等於當時一部Corolla的價錢。1973年世界上第一枚LED屏幕的電子錶也告面世。精工過去二十多年來一直努力要追上瑞士在製錶業上的成就,Grand Seiko便是他們要向世人證明他們不會比瑞士品牌遜色的武器,但相信他們自己也想不到最後叫瑞士製錶業滑鐵爐的竟然是後來的電子錶。
之後的精工又或者甚至整個日本製錶業都是朝電子錶進發,與瑞士分道揚鑣。除了電子錶,精工亦逐步發展其他電子產品製業。1985年Seiko Epson成立,專注開發不同的電子科技。1988年推出Kinetic,1999年推出Kinetic的Autorelay,前年更推出Autorelay萬年曆,精工在電子錶領域上的成就已遠遠拋離瑞士同業。但由於機械錶的復興,精工又必須再一次面對瑞士的競爭,於是Grand Seiko再一次被徵召披甲從戎,而Spring Drive則是他們以電子科技的成就為基礎再引入機械元素的新武器。
十萬分之一的進步

在1968年,精工推出Grand Seiko的Hi-Beat型號,擺頻達到每小時36,000次。

Grand Seiko
六十年代的Grand Seiko絕對是日本國級寶級的傑作,但誰也想不到打敗瑞士機械錶的卻是後來於七十年代崛起的電子錶,Grand Seiko黯然於1974年停產。但到今天瑞士機械錶再一次領導全球鐘錶巿場,Grand Seiko於是又再一次被徵召肩負起對抗瑞士機械錶的使命。
1998年再度推出的Grand Seiko是一枚百分百全日本製造的機械錶,除了精確度達到瑞士 chronometer級水平外,所有研究開發的工作,所有部件與機器的製造,所有人手組裝修飾與測試工序全都在精工旗下精工精密公司的廠房內進行。這種一條龍式的真正watch manufacture在瑞士也只得四、五間而已。

時間是在1960年某間會議室裡,傳來最初Grand Seiko後蓋的雕刻工匠的談話,當時有兩個候選象徵圖樣。一個是「獅子」,代表「腕錶的王國」,一個是象徵準確時間的「鐘」。經過一番討論與抉擇,精工最後選擇了「獅子」成為Grand Seiko的象徵圖騰。

1960年Grand Seiko誕生,1974年停產。其實1988年Grand Seiko已經復出,但是用石英機芯,不聞經傳。直至再十年後的1998年,新一代的9S55自動機芯面世,Grand Seiko才算真正復活過來。

Grand Seiko的出現完全是一種挑戰,向瑞士腕錶下戰書。跟瑞士腕錶站在擂台上,他們可以比試什麼呢?比試複雜功能?日本腕錶沒有這個傳統,他們沒有Breguet,二百年前沒有陀飛輪,當時他們也未必有這種技術。比試誰的造工精細,他們也沒有這方面的工匠。況且在六十年代,一般日本產品給人的印象就是便宜,但水準不高。我小時候常聽父母說:「日本郵船,遲早完。」那時候家裡有一台藍寶或德律風根電視機才算巴閉,得一台樂聲,日本國產而已,跟高級二字沾不上邊。由最基本的做起,要耐用,性能要良好,設計和包裝還是其次,當時日本產業的大方向便是這樣,跟今天注重包裝和講求傳統手工藝是很不同的。以前是較平實的,現在則花巧和華麗了。
要在基本質素上提升,打破別人覺得日本貨性能不好的成見,從最基本的性能埋手動腦筋。腕錶最基本的功能是什麼?就是報時準確。當時Grand Seiko的使命是什麼?就是要準。精工的名字本來就是指很準確的意思。
要挑戰的便是瑞士的天文台證書標準,Grand Seiko要打敗的就是chronometer的神話。相信大家也知道什麼是chronometer,不詳贅,只是很簡單的再說一次,機芯要經過一連串的測試,經審定合格後才能獲發證書。測試主要針對機芯在不同位置和溫度的狀態下是否仍然能保持高度的準確性,測試過程為期一連十五天,不分晝夜地連續進行。
簡單來說,很準很準的呀便是chronometer了,以前的準則是-3和+8秒之內,現在則收緊至每天的平均誤差要在-4和+6秒之內,另有一說法是-3和+6秒之內,其實這已經是高達99.9977%的準確度了。而Grand Seiko要做的便是在小數點後第三個位動腦筋,要比chronometer的準確度高0.001個巴仙,真的是難為他們了。
要怎樣做才能突破這0.001個巴仙的界限?也是從最基本的做起。如何令機芯再精確一點點?第一,發條游絲的動力輸出要穩定,游絲不易變形和有更佳的抗溫差能力。第二,所有零件必須打磨得更平滑,令所有齒輪運行得更暢順,減少磨損。第三,要把平衡量擺輪造得更細緻,重量分布造得更平均。第四,把擺輪游絲調校得精確,而擺輪游絲的質素也要好。要達到這個要求,技術要更高,所花的時間更長,而且還需要由人手去調校擺輪游絲。這便是為什麼chronometer比較貴的原因,申請證書要錢,時間和人手都是錢。也是為什麼Grand Seiko要定價三萬元以上。
Grand Seiko好在哪裡?採用百分百in-house機芯,所有零件連擺輪和游絲都是自己生產,機芯打磨漂亮,而且還達到比天文台級別的機芯更高的精確度,Grand Seiko的每日平均誤差是-3和+5秒之內。瑞士天文台要求五方位測試,為期十五天;而Grand Seiko更要求六方位測試,為期十七天。雖然這百分之0.001的進步和多兩天的測試其實真的不是很重要,但這種吹毛求疵便是Grand Seiko的精神。沒有複雜的功能,也沒有趕潮流的款式,賣的純粹是性能。

每一枚經過測試而推出的9S機芯皆採用四臂式抗溫差合金擺輪,提昇了運行的精準度,新型齒輪令傳動效能更佳,與東北大學合作開發的游絲,自製的高素質游絲及Spron 510發條不但令腕錶的穩定性更高,所釋放的能量亦更平均,已達到頂級腕錶的要求,超越瑞士天文台錶的精準條件。

於1972年推出的Grand Seiko VFA Weekdator,意思是very finely adjusted,每天只有兩秒誤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