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ngWatch HK

The New Rich RICHARD MILLE

幾百萬一枚錶究竟是怎麼樣的一回事?究竟什麼人會買?究竟什麼原因吸引他們買?而且還不停買?所說的當然是Richard Mille。

佘宗明  PHOTO: LEWIS WONG

我以為,要分析Richard Mille的成功,便必須明白Old Rich和New Rich的分別。
以前英資洋行做的不少仍然是實業,做生產做零售做基建,後來經濟好一點,服務行業也不斷提升。然後八十年代地產起飛(當然房地產在香港任何時候都重要,只是由八十年代開始更一枝獨秀)。怡和跟太古仍然在港發揮一定影響力,但二十年前最響噹噹的名字已換上李嘉誠。二十年前我們雖然都會懷念彭定康,但你問97前誰當家作主,可能不少人已經會跟你說是嘉誠哥,而背後的幕僚可能還有鄭裕彤(前年才離世)、李兆基和吳光正等。香港未必有真正的三權分立,沒有立法局沒有行政局,卻有長江局、周大福局、九倉局和新鴻基局。我當然是亂說,但隨著收購合併和全球一體化,這些巨企就是富可敵國。
這些巨企究竟有龐大?我當然連一知半解也談不上,只說一些我以為知道的。Kering集團旗下有Gucci,有YSL有Bottega Veneta有Balenciaga有Stella McCartney有Alexander McQueen有Puma,旗下珠寶腕錶品牌還有Boucheron、Qeelin、Ulysse Nardin和GP,總資產估計約二千億港元。LVMH是更大的集團,旗下有好多酒好多時裝好多錶好多珠寶好多化妝品,總資產值約七千億港元。但時裝珠寶的合縱規模再大,也不及電影工業。迪士尼不單止有米奇老鼠,其業務還包括電視、電影、電台、出版、音樂、電遊、主題公園和酒店,資產總值約八千億港元(應該更多吧)。不查看也不知道,原來體育頻道Espn、 動畫公司Pixar和擁有漫畫版權的Marvel Studio,甚至連佐治魯卡斯的製作公司,即《星球大戰》系列都是屬於迪士尼。不過這些跟汽車工業比較還是小兒科,汽車製造業也曾經興起一片收購合併熱潮,今天的Fiat Chryslert旗下有Alfa Romeo,有Fiat,有Maserati,有法拉利,還有幾個美國汽車品牌,總資產值約一萬億港元。德國福士汽車集團更厲害,擁有福士、奧迪、林寶堅尼、賓利、保時捷、Bugatti和Ducati等多個汽車品牌,總資產值更高約四萬億港元(我也不懂的,市值可包含願景和商譽,資產淨值則扣除了負債,於是我用中庸的總資產值,而數據大部份都只是從維基百科抄來,甚至可能抄錯,當參考而已)。而以上那些就是傳統的巨企,掌控這些巨企的就是傳統的巨富大亨。以前能夠在這些大企業裡謀得一官半職,已夠光宗耀祖,要劏雞還神。可今天世界變了。
你試幻想,如果你要拍一齣未來科幻電影,而劇情又需要一間龐大企業在政府背後呼風喚雨,你會安排這間巨企做什麼生意。在未來的世界,什麼企業可以主宰天下?什麼企業巨擘會高高在上?當然是生產高科技的公司。擁有QQ和WeChat的騰訊,總資產值都有五千億港元(已經多過法國時裝巨企,而且只有二十年歷史),阿里巴巴有淘寶有天貓有支付寶有優酷土豆,總資產都一樣有五千億港元(二十年歷史也不夠)。華為又有五千億,百度和小米都有二千億。Facebook擁有WhatsApp和Instagram,資產總值更有八千億。Amazon是一萬億。Google的母公司Alphabet,擁有Google及Youtube,更多到二萬億港元;微軟都一樣是二萬億。不過,蘋果最厲害,估計其資產總值約四萬億(其起死回生亦只是由2001年iPod面世開始)。
四萬億是什麼概念?千禧年真的是一個分水嶺,這些高科技公司普遍都是在過去不足二十年間急速冒起。總之要跟電腦跟互聯網跟大數據跟人工智能跟高科技有關,才能保障未來的領導地位。因為未來的網上世界,就是另一個地球,而這些高科技巨企就是要瓜分那個由數碼技術構築而成的天下。然後在這些科技巨企中當高層的,又會跟你說還是昔日的東西才溫暖人心,例如老爺車呀例如真空管擴音器呀例如黑膠唱片呀例如一本本厚疊疊的書呀,當然還有Richard Mille啦。
出生於舊經濟的巨富可能還會鍾情於傳統腕錶品牌的古典造型,但來自新經濟的新貴必然會被Richard Mille所吸引。Richard Mille所代表的就是新世代,代表高科技(其實機械錶在懷錶時代已經是高科技,在一次大戰和二次大戰期間都仍然擔綱了先進儀器的角色), 代表未來,代表進步,代表不斷向前。結合昔日低科技的機械操作,但又引入高科技的物料、先進的微型機械技術、史無前例的複雜機械結構和前衛的造型。年輕的新貴,不買Richard Mille,買什麼?

RM 53 – 01

希臘在公元前八世紀已經舉辦奧運會(當然跟現在的很不同啦),昔日的運動員就好比戰士,運動也是為了預備打仗。我到今天才明白,戇怴怴,以為賽車和拳擊運動員才須要冒生命危險去競逐,原來打馬球都一樣危機四伏。馬球不是一項很優雅的運動嗎?原來那個馬球又重又硬,急勁飛來,可以打爆你個頭。於是當今其中最負盛名的馬球運動員、來自阿根廷的Pablo Mac Donough就跟Richard Mille說:「你們可以幫我造一枚打不爛的腕錶嗎?」
其實這已是品牌第二款為Pablo造的作品,於2012推出的RM-053就像一個披上了盔甲的戰士一樣,整枚錶就是包裹在一個碳化鈦的錶殼內,只開了兩個相連像「8」字的窗,一個看時分一個看陀飛輪。六年後的第二款馬球錶,一樣銅牆鐵壁,跌撞唔爛,而且輕如無物。
手上鍊陀飛輪,可約七百萬的定價,它必須表現出腕錶界超級英雄的身手才行。44.5 x 49.94毫米的Carbon TPT殼,用鋼索凌空固定起來的手上鍊陀飛輪機芯,可以抵受5,000G的撞擊力,錶鏡像汽車的擋風玻璃,貼上了十分薄的膠膜,萬一遇到撞擊,水晶玻璃只會裂,但不會粉碎四散。事實上,據說Pablo已經試戴過它去打馬球,亦真的試過給馬球擊中,腕錶固然沒事,更重要是保護了Pablo。若然沒有這枚錶擋著,手腕給馬球擊中,沒碎骨也一定給撞瘀。這樣寫著,忽發奇想。將來如果可以變超人,可以變Iron Man,拿什麼來變身?一定是拿Richard Mille。

 

RM 70 – 01

Alain Prost不是一代傳奇車手嗎?曾贏得四次一級方程式總冠軍。原來年屆63歲的他,已不再在賽道上馳聘多年,但仍熱愛運動,而老而彌堅的他現時最喜歡的運動就是踩單車。跟Richard Mille本人稔熟,老闆也愛踩單車(近年單車和馬拉松實在瘋魔全球),於是老闆就特別造了這枚專為單車運動員而設的腕錶。不過光喜歡踩單車還不夠,你還必須十分有錢才行。因為這枚錶只限量30枚,而且定價約六百萬。
首先其實這是一枚左手版,即戴在右手,讓左手操作錶上的按掣。錶上有什麼掣?2:00位置有按掣,讓你選擇轉動五個滾筒中的哪一個。而11:00的按掣就讓你一下一下去轉動所選的滾筒。轉來幹什麼,這是里程表,用來紀錄走了多少路走了多少公里。當然你亦可以用來計算其他事情。
除了里程計,它最吸引的地方當然是它那不規則的造型。給戴在右手,戴著它踩單車,因為錶殼的弧度,即使手腕常常拗著,但一點也沒有不方便的地方,沒有不舒服的感覺,這是普魯斯先生說的。大約50 x 55毫米的尺碼,carbon TPT錶殼,手上鍊陀飛輪機芯。戴著六百多萬的錶去踩單車,這就是新世代的奢華(今天金碧輝煌已經過時了)。

RM 67 – 02

首先機芯是於2016年發表的CRMA6,自動上鍊,厚度只有3.6毫米,而這不但是品牌今天最薄的機芯,而且亦可算是品牌的入門型號。2016年的鈦金屬版,定價約六十餘萬。
兩年後推出兩款特別版,紅色的是給跳高運動員Mutaz Essa,綠色的是給短跑運動員Wayde van Niekerk。
好了,若果有機會買Richard Mille,這可能就是我的首選。一來不用幾百萬,二來我實在必然中了綠色的毒,所有綠色錶都想買。而且這枚另一個吸引我的地方,就是它的錶帶。只是一條橡筋圈似的彈性布帶,錶殼由Quartz TPT和Carbon TPT製造(別問我是什麼來的),我只知道很輕,這是品牌最輕的自動款式,整枚錶只重32克(老實說,戴到手上,10克跟30克跟50克根本沒有太大分別,你根本感覺不到,只感到好像沒戴錶一樣)。一條橡筋帶加一枚比膠錶還要輕的錶殼,然後盛惠六十多萬。那種不再講求豪華的心態,只追求科技和卓越功能的價值觀,就是新世代的思維。雖然都跟不上時代,但這種想法心思,我還是理解的;而且我都想這樣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