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ngWatch HK

剛毅木訥,近仁 Piaget Altiplano

事緣在電視上看到一段紀錄片,應該是模擬當年十九世紀時的新拍。只見昔日的西方商旅去到西藏高原,那位洋人依舊穿著整齊,繫著領帶,面前站著的是披上袈裟的佛教僧侶。長途跋涉又熱死辣辣都還穿西裝結領帶?這時我才意識到,領帶從來不是時裝佩飾,領帶所代表的是社會的制約。

佘宗明   PHOTO: LEWIS WONG

據維基百科說領帶是由圍巾演變而來,源於十六世紀末,本來是為了衛生用途。一塊纏著頸項的圍巾,作用是用來隔開當時流行的襯衫領口和脖子,這樣領口便不容易沾染汗漬。圍巾可以常換也易洗易乾,那麼襯衫就可以多穿幾天了。後來軍人也愛套上這種圍巾,據說是因為心理因素,好像頸項也受到保護,像穿了盔甲一樣,沒讓身體暴露於槍林彈雨之中。而男人就是崇拜軍人,軍服很多時都成為設計男士服飾的靈感泉源。

領帶、馬甲

《Top Gun》上演時,個個年輕人都爭著穿MA-1軍褸;現在流行的迷彩也是由軍服演變出來。而十七世紀時則幾乎所有男人都在脖子上纏上圍巾,後來這種叫Cravat的圍巾就變成長一點並在頸前打上一個結的Steinkirk,像塊口水巾一樣。之後又話說在十七世紀上流人士騎馬的時候也愛用圍巾套著脖子,一來可以禦寒保暖,二來若遇意外也可以用來止血啦當繃帶用啦甚至可以用來當三角巾托著那些斷手斷腳。到十九世紀這種圍巾已經成為時尚,在整個歐洲都十分流行,並且甚至有專書詳細圖解各種不同圍巾的穿法和各種不同的打結技巧,圍巾這時已經成為歐洲男士服飾不可或缺的一部份。到工業革命爆發,時代步伐快了很多,人們需要更輕便更容易打理的圍巾,現代領帶的雛型就是在那時出現。
馬甲,亦即是waistcoat,美國人叫vest,叫背芯,其實可以說早在十八世紀就出現,然後到十九世紀就已經是現在這樣子。在十九世紀整整一百年裡,差不多所以西方人都是這樣打扮的,一件馬甲,外加一件外套,然後馬甲的口袋就裝袋錶,袋錶的鏈給穿過鈕孔,然後鏈末加一條金屬條,用來防止鏈條滑落出來。西方服飾在過去四百多年其實轉變都不是太大,仍然有跡可尋。今天大家還是穿恤衫,穿西裝款式的外套,結領帶,不過就愈來愈少人穿馬甲。不想那麼隆重還其次,不用袋錶可能才是主因。如今不用袋錶,也不穿馬甲。若用袋錶,可以放在西裝外套外面右方近肋骨位置的小口袋裡,那個原本叫ticket pocket,放袋錶亦勉強可以。
西方服飾過去幾百年來的轉變不算太大,都是evolution,不是revolution。恤衫,西方人就穿了幾百年,而且幾乎只有白色,我相信原因是當年漂染技術還沒有很發達,男人要花枝招展都在外套上花心思,恤衫就簡簡單單好了。不過貴族和有錢人的恤衫也不會太簡單,袖口都一樣可以有喱士。以前恤衫袖都長,就是要讓大家看見那些刺繡喱士,就連西裝外套的袖都是比較長的。到二十世紀,衫袖才變得短一點。為什麼?就是因為腕錶的出現。基本上七十年代之前的腕錶都十分細,不會太厚,袖口一定會蓋著腕錶,而且當時覺得這樣才含蓄才有教養。才不可以露眼,男人的服飾也不宜太誇張,手上的腕錶就是不可以露出來。雖然不能露錶,但衫袖已沒以前那麼長,目的就是為了方便大家看腕上的手錶。另外,今天不少恤衫袖口有兩粒鈕,可以調校袖口闊度,除了適應不同人士的手腕大細外,也應該是為了方便大家戴錶。

謙謙君子

領帶又好,馬甲又好,衫袖長短都好,所反映的不單單是潮流的轉變,還彰顯出社會的保守與開放。儀容是禮,今天要穿formal wear,要化妝要梳頭,不光是為了貪靚,那還是一種禮的表現,一種禮貌;而且相對而言,男人服飾就是比女士的時裝更保守,更莊重。而且不獨西方人是這樣,我們的孔子一早已說:剛毅木訥,近仁。又說過:先進於禮樂,野人也;後進於禮樂,君子也。如用之,則吾從先進。這裡指的野人是指平民百姓,君子指貴族。換句話說,禮樂就等如教養。有禮,就有教養。而禮,除了言行舉止,還體現在服飾上。
今天科技先進,創意先行。玄學又指由2004至2023年間是八運之期,八運為艮卦,主少男,多叛逆。你可以穿Tee恤球鞋去formal party,你可以滿身刺青,女孩子可以穿超級低腰褲。但如果你講禮,如果你覺得如今禮樂崩壞,人心不古。那麼除了謹言慎行,除了少說話多做事,也可以嘗試穿得整齊一點,莊重一點。出席隆重場合,要穿禮服,戴什麼錶,不可以太大太厚,不適宜戴運動錶,伯爵的Altiplano是最理想的選擇之一。而且孔子說,與其奢也,寧儉。簡單而典雅的Altiplano,已經夠好了。